當前位置 首頁 > 職場薪聞 > > 管理評論 > 一針見血”不再是衡量護理工作的“金標準”
一針見血”不再是衡量護理工作的“金標準”
作者:inpresiv.com 時間:2016/9/24 閱讀:971次

在過去,人們常用“一針見血、扎針不疼”來形容護士輸液技術高超。但是,隨著自我保健意識的提升,人們對靜脈輸液治療護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 

近日,北京護理學會秘書長李春燕在接受新華網(wǎng)采訪時指出,近年來隨著靜脈治療工具、技術、藥物配置等的不斷革新,臨床采用靜脈輸液治療時對輸液產品的品質、輸液器具的適用性和血管的保護等方面越來越關注,靜療已不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操作,而是涉及多學科、多層面的知識與技能。但由于我國各醫(yī)院重視程度、規(guī)范要求不盡一致,靜脈治療安全仍存隱患,因此,加快靜脈治療專科化、規(guī)范化發(fā)展迫在眉睫。        

 

保障輸液安全高質量輸液產品不可或缺

 

“靜脈治療在臨床護理中是很常見的、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治療方法?!崩畲貉嗾f,“有些患者由于治療需要往往是反復多次輸液,一旦血管受損或大量輸入低品質藥液,都可能引發(fā)多種并發(fā)癥,因此現(xiàn)代臨床護理中對血管的保護和輸液品質的要求等尤為關注。新出版的《中國輸液安全與防范專家共識》(以下簡稱《共識》)首次圍繞輸液安全主題,從生產到應用,全方位的做了合理使用的規(guī)范和指引,其中也特別關注了在臨床護理方面的需求和建議。”

 

李春燕說:“對于長期輸液的患者來說,合理選擇輸液工具,保持血管通路暢通,保護血管,避免損傷,是醫(yī)護人員和患者共同對抗疾病甚至挽救生命的重要保障。高品質的輸液能夠在源頭降低輸液不良反應的危害,讓患者放心,提升醫(yī)療質量,提高醫(yī)療安全?!?span>

 

近期社會輿論廣泛熱議的輸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問題,即是一例。據(jù)悉,很多并發(fā)癥是由于“吊瓶”中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,微粒通過“吊針”進入人體,對于長期使用輸液的患者,風險尤其明顯。在《共識》中記述,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直徑僅有5.0μm左右,大于5.0μm的微粒容易引起血管堵塞,輕者可能會造成血管局部循環(huán)障礙,引起血管栓塞,重者可造成血管局部堵塞供血不足,并導致組織缺氧,產生水腫、靜脈炎或者肉芽腫。

 

靜脈輸液治療逐步邁向多學科體系

 

眾所周知,靜脈輸液治療是臨床護士的“看家本領”。李春燕說,“現(xiàn)在靜脈治療已不再是簡單的‘扎針’,而是一項集多學科的專業(yè),需要解剖學、藥理學、生理學等等知識,因此,對于臨床護士,不僅需要專業(yè)化、規(guī)范化培訓,更需要同醫(yī)生、藥師共同交流配合,為患者選擇最佳的靜療方案?!?span>

 

“比如,對于需要長期及反復靜脈給藥的腫瘤患者,考慮到藥物的強刺激性,經(jīng)過對患者的有效評估后,來選擇合理的輸液工具,如PICC導管或者輸液港等。輸液港可植入體內,每次輸液時只需針刺破皮膚,直接扎到輸液港中即可,即可減少長期反復血管穿刺的痛苦,有效降低感染率,又可以隨身攜帶,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。而在輸液過程中,還要注意藥液滲透壓過高對血管產生的刺激,比如很多靜脈高營養(yǎng)藥液,滲透壓過高會引起患者疼痛和不適?!?span>  

 

“輸液技術的提升離不開人才的培養(yǎng)。據(jù)悉,目前北京地區(qū)培養(yǎng)靜脈治療??谱o士已逾千人。“重視臨床護士??萍夹g的培養(yǎng)是提升護理水平首當其沖的要務。”李春燕說。此外,李春燕提醒,患者也應科學對待輸液,不要逢病必“輸”。有些疾病是有一定病程的,我們要尊重自然規(guī)律,不要急于求成,口服用藥的風險要遠低于是靜脈輸液。另外,在輸液過程中,患者及其家屬應密切關注輸液過程中身體的變化,如注射部位有出現(xiàn)紅腫、疼痛,感覺頭暈、惡心等,應及時向醫(yī)務人員反映。

來源:四川衛(wèi)生人才網(wǎng)
熱門推薦